刘勇捐赠12万元用于资助学生上学
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时隔5年,刘勇再次回到了大凉山。
7月4日,在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礼堂中,刘勇将自己建立的“索玛花助学金”交给了两名学生,并宣布捐出12万元,用于8个孩子上大学。
这是一笔“迟到”了5年的捐款。刘勇说,5年前,自己就已经准备将10万元钱捐给凉山的学校,如今终于如愿以偿。
7月5日,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刘勇。谈及捐款,他说,一切都源于他在凉山任第一书记时,积淀下的凉山情。
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时间
“人生最美好的回忆都在凉山”
刘勇曾获得2016年度“感动凉山十大人物”
2016年,刘勇从省医保局调派到凉山州,成为布拖县原乌科乡洛作村的驻村工作队员。
“当时来的时候,条件还是比较艰苦,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待那么久。”作为当时凉山州49个重点极度贫困村,刘勇还记得,有一次开会,洛作村甚至凑不出三张凳子,“真的就是‘出太阳晒太阳、下雨就淋雨、下雪就淋雪’。”
刘勇未曾忘记他来到凉山的“使命”。听不懂彝语,刘勇就多去老乡家走动,“混个”脸熟。时间久了,村里下至幼童、上至老人也都逐渐认识了这名“异乡人”。
一年后,刘勇成了洛作村的第一书记。在他的带领下,村里修起了鱼塘等设施,村民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,即使当地人不太会说普通话,但都能亲热地喊他“刘书记”。刘勇在村里开展工作,村里的老乡听到是刘书记提出的想法,都纷纷支持。
一来一往间,刘勇和当地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2017年,刘勇获得“感动凉山十大人物”。“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都在凉山,这也是我很想回馈这片土地的原因。”刘勇说。
捐助12万成立助学基金
之后还想帮助更多孩子
刘勇和他资助过的孩子
2018年,两年任期满了,刘勇回到了成都,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山里的乡亲们。
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,刘勇知道读书的重要性,他对山里的孩子也格外关心。
每年冬天,刘勇都会给洛作村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买羽绒服。开学季前,还会给他们准备好学习用具。除此以外,刘勇还资助了6个彝族孩子,如今其中一个孩子已经顺利大学毕业,找到了工作。
今年7月,刘勇终于完成了自己5年前离开凉山时的心愿:给这里的学校捐款。
7月4日,刘勇宣布捐赠12万元成立“索玛花助学金”,用于帮助8名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完成学业。捐赠现场,两名受捐助的同学向刘勇表示感谢,但在刘勇心里,自己却更感谢这群孩子和这片土地。
“是他们,让我的生命有了厚度,有了更多的意义。”面对未来,刘勇也有了自己期待,“我准备回到我的母校西南交大,再资助一些优秀的大凉山孩子,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