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。如何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?如何让居民们有归属感?通运街道用各具特色的楼门文化给出了答案——
陌生邻里成“家人”
【资料图】
一大早,家住京贸家园社区的居民叶女士,拿着喷壶浇起了楼道内和单元门口小花园里的绿植。摆放绿植的架子挂着一块“护花使者”的值班表,上面按日期给单元里的每个家庭排了班,叶女士正是负责当天花草管护工作。“现在单元门内和门口漂亮多了,我们会把好环境一直保持下去!”叶女士说。
“美丽楼道”不仅要有温馨的内涵,还须有“美丽”的外表。
作为公益达人和楼门长,钟爱绿植的叶女士便在“绿色”上做文章,义务为楼里居民开辟公共微花园,培植出来的花不仅摆放到楼道内,还免费送给邻里。居民被她感染,都会自觉维护楼道内绿植和门口的小花园。
这样的“楼门文化”正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邻里感情,让陌生的邻里关系亲近了。邻里之间时常串门聊天,谁家遇到困难,都会主动帮忙,遇到老人过寿,还一起为老人祝寿。
“现在,楼门不再只是一个公共区域,而是属于大家的‘客厅’,生活在同一个楼门下的居民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,走进楼门就是家。”居民们表示。
楼门长带动社区治理
“
“入口这条路要重新修一下,坑坑洼洼伤车胎。”一大早,紫荆雅园社区楼门长、居民和物业代表、社区工作者,又通过“社区吹哨 部门报到”制度,开了一场楼门长理事会,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。
今年6月初,紫荆雅园社区以楼门为基本单元组建的楼门长理事会正式成立。78位楼门长均加入了理事会,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,为居民带来更贴心的服务,也为社区工作提供助力。
“大事小情都能通过楼门长理事会得到有效解决。”紫荆雅园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黎永妹表示,成立楼门长理事会的目的,是希望通过楼门长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,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,不断凝聚居民家园意识。
此外,在通运街道的指导和专家的建议下,楼门长理事会还将协调各方力量,带动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力度和能力。
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余龙表示,
为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,街道提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“邻家邻”理念,即“远亲不如近邻,和谐邻里一家亲”。
结合区委“三大三强”活动部署要求和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,通运街道将“楼门共同体”作为“邻家邻”的三大着力点之一,启动实施“党建引领楼门共同体”项目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,以楼门为抓手,拓展和构筑社区公共空间,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协商意识,完善社区治理体系,打通服务居民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推进“三大三强” 只需承诺即可“秒”领证,副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
2023-06-18
推进“三大三强” 区园林绿化局:林业专家“扎根”林场,平原生态林提“智”增效
2023-06-17
北京城市副中心(通州区)召开领导干部会议,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
2023-06-17
推进“三大三强” 新华街道:楼门文化赋能社区治理,环境美了、邻里近了、人心齐了
2023-06-16
推进“三大三强” 西集镇开足马力抓产业发展,前5月税收同比增71.3%
2023-06-16
推进“三大三强” 玉桥街道:楼门文化引领共建共治共享,破解基层治理难题
2023-06-15
推进“三大三强” 区住建委深入重点工程工地检查,防范化解安全风险
2023-06-15